欢迎光临冷柏青书法工作室官方网站!

会员登录/工作室
当前位置:书评文章/沉着痛快 放旷生奇

沉着痛快 放旷生奇

书评文章2021.04.21548次浏览

——冷柏青“碧涧青山”联赏析

崔向君

柏青曾对我说:“我怕写对联,总是弄不好!”前不久,忽然有一天,他将一幅行草七言对联摊开在地板上,非常兴奋地叫我们几个朋友一起观看,当时他脸上的笑容带着几分得意。我们几个朋友几乎同时大呼:“写得好!”

一个充满智慧和艺术天赋的人,长时间地琢磨他平时感到畏难的事情,日积月累,苦思静悟。于不经意时,视觉或思想受到某种突发的触动,忽然间灵感闪现,呼之欲出——一件美妙的艺术作品就此产生!

我们在欣赏一件书法作品时,作品中汉字的意义已经不再是汉字本身,而要把它看成是一个艺术审美的符号,其笔画和被笔画分割的纸面形状便成为艺术审美符号的基本元素。

“碧涧生潮朝至暮,青山如画古犹今”。柏青在创作这幅对联时,将其平日恣肆豪放的风格发挥到了极致。上联“顶天立地”,首末二字均撑出纸面,势狂气豪不可遏止。“碧”字浓墨酣畅,“白”、“石”并笔成面,沉郁厚重。“涧”字飞白乍现,“门”部简约成单纯的“冂”状结构,“日”字虚化成一个点线组合,气韵飞动。“生潮”二字轴线连贯向右倾斜。“生”字的结构非常奇特,上部结构欲向上升腾飘飞,末横粗壮厚实,与之形成生动的对比。“潮”字左上部与右下部形成强烈的密与疏的对比。“朝”字左部紧缩,右部开阔。上下边廓形成两条由左上往右下方向的斜线与上面“涧”字的字势相呼应。“至暮”二字轴线连贯向左倾斜与“生潮”相反相成。“至”字重心上移,高昂峻拔。“暮”字重心下移,拙朴厚重。特别是下部的“日”部,渴笔虚化成一个浑圆的球状体,既朦胧又真切,仿兮佛兮,大象无形。下联“青”字留出宽敞开阔的右上部空间,字的上下部一正一斜,奇正相生。“山如画”三字一气呵成,由润渐枯,擒纵开合非常夸张,“如”字张力四射的弧线几欲撑出纸外,产生出全篇的第一个高潮。“古”字涨墨犹湿,稳如泰山。“犹”字再起波澜,恣肆狂傲至极,“干裂秋风”却又“润含春雨”,成为全篇的再次高潮。“今”字直起直落,从容收笔。书完之后,发现左侧意无落款之处,而右上角则天庭宽阔,于是急中生智将“戊子,柏青书”一挥而就,既出意料之外,又在情理之中。至此一件波澜壮阔的艺术作品便展现在我们面前,令人心潮澎湃,浮想联翩。

综观全篇,枯润、开合、疏密、欹正、收放、均擒纵自如,并表现得非常充分和大气,是一件难得的好作品!


作品推荐